让专业与产业“零距离”
一只高约3.6米、长约5.8米、宽约2米的鞋,矗立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湄职院”)智能制造工程系实训室门前。实训室里,是莆田制鞋行业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。
鞋服产业是莆田市的支柱产业之一,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。然而,本地高校长期没有与之匹配的相关专业。2023年,瞄准产业所需、立足高校所能,湄职院开设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,填补了这项空白,让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“零距离”,为产业发展“量身定制”优秀人才。

湄职院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陆宇立介绍道:“我们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,构建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,并探索‘一学期一双鞋’检验学习成果。”按照课程设计,学生每学期都必须设计并制作一双鞋,6个学期要分别为父母、老师、环卫工人、留守老人、军人、自己各做一双鞋,引导学生掌握设计、绘图、材料挑选、制作等全流程技能。
走进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堂,记者看到了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一幕:学生们将老师团团围住,兴致勃勃地看老师演示如何根据脚型绘制鞋型草图。为了更直观地掌握要点,一名同学将自己的脚放置于课桌上,老师则拿起两把直尺聚精会神地测量,并仔细在草图中记录脚型数据……

与双驰公司共同开发北京大学文创鞋,与树标体育共同开发驾驶专用鞋,与青春之家共同开发汽车鞋模型,与名品、鲸动共同打造校园师生品牌鞋……除了引入行业“大拿”,湄职院还邀请制鞋龙头企业全面参与教学环节,促进专业教学水平持续提升。
鲸动科技(莆田)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珍灯感慨说,目前,整个莆田制鞋行业处于转型期,急需优秀的设计人员。企业非常希望高校能够培养设计类科班人才,以解整个行业的燃眉之急。
因此,湄职院积极参与主办鞋类设计大赛,并且将大赛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,鼓励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形成的作业转化为参赛作品,实现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培养目标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衔接,以产教融合为抓手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为莆田制鞋行业转型升级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。”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许冬红说。
- 上一篇:【中国制造】大牌背后的代工厂之箱包篇
- 下一篇:“瑞士军工”的鞋,能有多硬核?

- 更换logo!巨星的签名鞋时代...
- Bata拔佳能陪你好好走路的鞋子
- 百思图BASTO水果系德训鞋来报道,每一双都是爆汁维C!
- 比伯成立全新品牌!新鞋型真不少啊!
- 足坛巨星出镜演绎!KITH x adidas 太赞了!
- 塔图姆鞋柜大公开!首度曝光「专属 AJ」!
- 斯米尔
- Charles&Keith
- 骆驼服饰
- 啄木鸟包包
- 康莉
- 金狐狸包包
- 老鞋匠
- 唯聚时代
- 德尼尔森
- 莱斯佩斯
- 花椒星球
- 红蜻蜓童鞋
- 意尔康
- 途漾潮鞋
- 康奈
- 四季熊童鞋
- 沙驰
- 牧童
- 卡西龙
- 花花公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