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链为基 晋品出海 福建晋江逐鹿全球
晋江鞋博会,被誉为全球制鞋行业发展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风向标”。甚至有人认为,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,晋江鞋服产业便是有力例证。据现场观察了解,本届鞋博会呈现外商多、科技含量高、企业信心足三个特点。

图源/网络,版权属于作者
晋江鞋服产业的蓬勃发展,得益于其完备的产业链。在晋江的港益集团,循环经济模式成效显著,废弃PET饮料瓶实现了近乎100%的循环利用,瓶身、瓶盖、商标纸等都转化为其他产品的原料。港益集团副总经理陈华山介绍,集团还聚焦植物纤维领域,成功量产亚麻纤维中底布、竹纤维中底布等绿色环保且功能多样的产品,甚至研发出具有出色导热保暖性能的石墨烯中底布。这些产品,在鞋服产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陈华山直言:“我们是一条链,产业链完善,这是晋江的优势,也是做大做强的底气。”在晋江国际鞋材城,30分钟可找齐制鞋全部原材料;在晋江半径50公里内,更能实现从研发设计、材料供应、智能制造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闭环。这种“根茎网络”式的产业生态,支撑着晋江纺织、鞋服产业年产值超4000亿元,让全球每5双运动鞋中就有1双来自晋江,成为晋江鞋服品牌走向世界的坚实后盾。

图源/网络,版权属于作者
面对全球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,以及贸易摩擦、贸易壁垒等挑战,晋江鞋服产业凭借超强韧性的供应链从容应对。而技术创新,更是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福建凯基高分子材料公司的张峻豪,从初中就接触鞋业,见证了当地行业的技术变革。他回忆道:“早年晋江鞋被称为『7天鞋』,我们很不服气。”
鞋底脱胶曾是早年影响晋江鞋质量的一大难题,晋江企业最初便从上到下研究新材料应用,以突破这一瓶颈。如今,张峻豪公司研发的新材料,已经能在传统设备上,让做出来的鞋底达到超临界工艺的水平。张峻豪感慨:“科技发展和应用,是晋江产业发展的一个动力,但根源还是在于晋江人永不服输的性格。”

图源/网络,版权属于作者
精准的品牌定位和有效的国际营销,也是晋江鞋服品牌在全球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。“虽然目前国际环境有一些并不令人乐见的不确定因素,但美国将会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突破的市场,我们也在积极筹备组建美国团队。”卡尔美体育国际部吴东苹表示。
吴冬苹提到,卡尔美已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。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,企业坚守足球、篮球等强势项目产品,通过赞助亚洲杯、西甲、英超等国际顶级赛事,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,凭借这一系列组合拳,向其他市场拓展。
在当前复杂大环境下,晋江产业逆势上扬,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。积极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,更为晋江鞋服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据主办方透露,今届鞋博会有来自菲律宾、越南、泰国、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6家海内外展商参与,为晋江鞋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多商机。

图源/网络,版权属于作者
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唐师·热格则德玛,是当地中小企业促进中心的主任。她带领15人团队首次到晋江参加鞋博会。唐师·热格则德玛接受访问时表示:“这次展会我们看到有很多我们的中小企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,这在蒙古国需求很大,合作前景很好。”她还提到,此次团队希望到学习新技术、新材料应用,蒙古与是友好邻邦,至少在鞋服产业方面,两国有着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。“我们计划明年组织蒙古国的企业,带着用羊绒和羊毛制作的鞋子到晋江参展。”她说。
正如吴东苹所言:“晋江的鞋服产业有了几十年的技术沉淀,也有了一定的硬实力,是时候更好地从制造走向品牌,再走向全世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