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博会见闻:体育产业缺乏自主品牌
“参展的体育用品品牌倒是挺多,国内的品牌也不少,但是真正有印象的国内品牌就是那几个,大多数都没听说过。”5月29日,正在参观第22届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的郑小姐对《产经新闻》记者说。
体育用品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继龙认为,目前,我国体育用品业正处于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,但是大量新生品牌整体质量不足,特别是运动功能性产品的研发更是很多中小企业的“软肋”。
《产经新闻》记者从世界体育用品组织2001年公布的数据获悉:制造的体育用品已在国际市场占有65%以上的份额。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品牌在都有加工。
然而,与体育用品制造大国不相称的是,体育产业在营销战略、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生产能力的提高。国家知识产权协调管理司副司长何越峰认为,目前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,以来料加工为主,体育用品产业存在着结构不合理,产业发展不均衡,沿海和内陆以及城乡差距大等弊端。虽然目前体育器材、服装等体育产品的产量在全球所占份额还在不断提高,但国际上主要的体育器材、服装等品牌里却鲜见品牌。被消费者所熟知的仅有李宁、安踏等少数品牌,大多数品牌相对较弱。
某专业体育战略策划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,2006年,耐克瓜分了体育用品业16.7%的市场份额,来自德国的阿迪达斯紧随其后,占15.6%。而国内的李宁、安踏,分别以10.5%、4%名列第三、第四位。
体育用品联合会副主席连秋利对《产经新闻》记者说,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,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,但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,它必须纳入世界体育经济的大循环之中。
连秋利认为,有能力、上规模的体育企业应该在企业建设上抓紧时间,苦练内功,提高创新能力,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,努力使自身品牌产品早日成为名牌产品甚至世界名牌产品,在国际市场上以强势品牌和强势产品的姿态出现。

【新鞋业、新零售、新时尚】中国是鞋类生产、贸易和消费大国,每年生产各种鞋超过120亿双,占全球制鞋总量的80%以上,是全球最大的鞋...
[详细]
- 迪桑特推出全新DYNAMIC FLUID 3.0流体鞋
- 阿迪达斯推出全新足球系列
- 深圳首家NIKE品牌体验店突破传统零售体验
- 金猴皮鞋 | 清明踏青,乐享实惠
- 诺贝达update你的出游穿搭
- 戈美琪「轻盈步履,始于足下」 黄色浅口鞋,点亮春夏时尚!